真正塑造人格的,是挫折和苦难-稻盛和夫
发表于 2019-06-16 10:33
01 工作的喜悦,无可替代
回顾过去的几年,我一直在努力工作。有人问我整天工作的生活是否乏味。因为很多人认为兴趣和娱乐是必不可少的,但在我看来,得到真正的快乐,只有工作。
只有在“工作充实”的前提下,才能体会兴趣和娱乐的甘甜。如果你放慢了你的事业,你可能会得到片刻的满足,但终究无法享受到发自内心的喜悦。
工作的快乐不是那种单纯的甜蜜和肤浅的快乐,而是无尽的艰辛。换句话说,工作的甜蜜存在于克服困难的时刻。因此,工作的乐趣不能被其他乐趣代替。
然而,很多时候,即使你努力工作,也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。这时,不但没有成就感,而且容易受挫。但在我看来,现实中的这次挫折恰恰是完善自己,磨砺个性的机会。
02 真正塑造人格的,是挫折和苦难
如果只把工作视为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,那就太令人难过了。
我想让年轻人明白,工作具有意义和价值。
不管什么职业,都是一种向社会学习的途径,都是一个促使自身成长的舞台。
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,而是所经历的挫折和苦难。
纵观体育界,亦是如此。历经挫折、克服万难的运动员,往往散发着人格魅力。换言之,阅历就如同人生路上的车辙,构成了人格的图谱。
为了提升心性、丰富心灵,就必须努力工作。我认为,只有这么做,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。
03 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
我一直坚持努力,埋头从事"看似平凡的工作",因此取得了今日的成就。
年轻人往往心怀远大理想,力图成就伟业。然而,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任何梦想的实现,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。如果不脚踏实地,梦想只能沦为空中楼阁。
人生之路没有像自动扶梯那样的便利工具,只能依靠自己,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。
对此,不少年轻人不以为然,认为一步一个脚印实在太慢,照此速度,一辈子都无法成就梦想。
他们不明白积累的妙处,一步步的积累会产生魔法般的加成效果,最终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。
通过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,能够取得成果,从而树立信心,唤起更为强烈的奋斗意识。通过这样的循环,在不知不觉中,便已取得原本无法想象的成就。
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,一个生于鹿儿岛的乡下小伙,其貌不扬,能力平平,却取得了今日的成就。
在我看来,不管是学习、运动还是工作,它都是实现梦想的不二法门。
"认真努力地埋头工作",这听起来稀松平常,但却蕴含了人生的真理。
行走世间,工作上或生活上,大大小小的困难无法避免。有的也许可以轻易打倒,有的则令人望而生畏。选择正面击破,还是绕路而行,不同的选择就此造就了不同的人生。
04 坚持再坚持,突破壁障才能成功
成功者与非成功者之差,不过是薄纸一张。
非成功者绝非都是懒惰马虎的人。其中有的人与成功者一样,他们诚实、有热情,工作努力。
尽管如此,却有成功者与失败者之分。
原因是不成功者缺乏韧性。
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,他们很快就会放弃。就是说,他们努力是努力了,但停留在普通一般的努力上,一旦碰壁,他们就会寻找适当的理由,安慰自己,停止努力,放弃目标。
首先,看起来难以做到的事情,必须韧性十足,坚持再坚持,直至成功。要打破自己心中固化了的常识,"自己只能做到这一步了",这种顽固的既成观念,妨碍人们超越界限达至成功。
突破壁障的这种自信,能使整个人格变得强韧有力。而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又会把人引向新的成功。
05 把愿望提升至信念高度
我认为,人不应该为外界状况所支配,不应该成为"状况盲动型"的人。
所谓"状况盲动型",是指自己本来打算"想这么干",但顾虑到社会形势、经济形势,马上就觉得"实现困难",从而轻易放弃的人。对状况的理解越是深入,就越觉得不可能。他们自己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。
相反,从内心深处"就想这么干"的人,就是具备强烈愿望的人。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困难,为了实现愿望,想方设法,绞尽脑汁,激情和创意源源不断。
处于同样严酷的环境之中,"状况盲动型"的人只是理解状况不利的一面,最终只能领悟到自己的愿望是多么脱离现实,多么莽撞无谋,并放弃目标。
但是,另一种人,他们持有发自内心深处的、提升至信念高度的强烈的愿望,他们思考的是如何解决问题,他们开始努力,开始千方百计、钻研创新,可以马上重新鼓足勇气,奋勇前进。
我认为,在人生中,锐意进取、成果卓著的人,屡屡遭受挫折的人,还有平凡庸碌的人,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此。
06 想要成就事业,需要一种“狂”的状态
如果不积极去挑战新的领域,那么企业也好,个人也好,都将没有美好的未来。
但是进入新的领域,无论是技术开发也好,市场开拓也好,都是极其艰难的事。在那里等着的,有未曾经历过的障碍,有超乎想象的困难。而打破壁障、克服困难,需要巨大的能量。
很早以前我就说过,想要成就事业,需要一种"狂"的状态。这是因为想要超越壁障,就要有打破这种壁障所必需的巨大能量。
所谓能量,就是从事这项事业的人的热情。燃烧般的热情、惊人的斗志、执着的信念,这些都是打破壁障的能量源泉,也是发起挑战所需要的条件。
达到所谓"狂",就是指达到充满这类强大能量的状态。
人本来就有这种能量,这种能量的迸发,是在新的领域获取成功的根本保证。
07 无论如何,必须成功
课题虽难,但无论如何必须解决。决不从困难的状况中逃离,必须迎难而上,从正面与困难对峙。
这时候需要一种紧迫感,千方百计、无论如何也要把事情搞定。就像修行僧苦修苦行的那种状态。
同时,不能被一切成见偏见所束缚。必须用纯粹的目光观察眼前的现象。如果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,事物就不肯告诉我们真相。
一方面,具备"无论如何必须成功"的强烈愿望;
另一方面,越是艰难越要冷静,必须具备细致周密观察现象的实事求是的心态。
这样的话,过去忽略的本质性的东西,会突然映入你的眼帘。我把这种现象称为"神悄悄的启示"。
只有抱着真挚的态度,只有在接受启示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,才会萌生真正的创造。如果想要得到卓越的灵感,就必须具备从正面迎击困难的姿态。
08 选择更难走的路
大学毕业后就职不久,当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,在一件事情上我与公司发生争执,另外,我还受到工会的攻击。自己一时曾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当时,我想象自己带领一个团队攀登一座险峻的高山。既没有经验,又没有攀岩技术,但我仍想试一试,垂直攀登,爬上那耸立的高山。在悬崖峭壁面前,有人畏缩,有人恐惧,有人掉队。因此,周围对我是一片指责之声。
前辈劝我:"应该妥协。"换句话说,就是规劝我从山脚下的缓坡开始,选择较为平坦的登山道路,带领团队登上山顶。
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脆弱的人。如果听从前辈建议的方法,选择好走的路,慢慢地爬,在到达山顶之前,恐怕我已经放弃了。
另外,如果我选择安逸之道,对信任我的队友而言,他们会很轻松。但走这样的路,不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幸福。
如果坚信自己正确,那么,周围的非难指责也好,途中的艰难险阻也好,都不在话下。
我下定决心,朝着顶峰,直线攀登。为了与大家一起攀上高峰,我对别人对自己一样的严厉苛刻。我认为这绝对没错。
09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,不要抱怨
自从我27岁的朋友帮我创办了一家公司,我心里就有了一股强烈的“感谢”之情。我没有商业经验,什么都没有。但是为了帮助我成立一家公司,一些人甚至抵押了自己的财产,我必须不辜负他们的期望。就是从这个想法,我努力工作。在这个过程中,感激之情源源不断地从心底涌出。
幸运的是,创业后不久企业就走上了正轨,借款还款不再是问题,当然,经济还不够。当时,整天工作,东奔西跑,有时为了处理客户的投诉而焦头烂额,真的夜以继日,努力工作。
但即便如此,我也没有忘记和我一起工作的员工,给我们下订单的客户,满足我们要求的供应商,以及我周围其他相关人员的感激之情。我甚至感激顾客每年提出的降价要求,因为“这是对京瓷的锻炼”。
在你所处的环境中可以采取两种态度。一个是消极的卑鄙的或可恶的。另一种是积极的,把顾客的要求看作是提高自己的机会。因为选择的态度不同,结果也就大不相同。
人越痛苦,抱怨的就越多。然而,这种不满和不公正将会卷土重来,使他们陷入更痛苦的境地。所以我认为,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,你都不能忘记感恩的心。
但在现实中,即使你强调要心存感激,你也不能总是心存感激。不过,要告诉自己,即使你很固执,也要说“谢谢”。这句话很重要。这是为了习惯地欣赏这种行为。
通过这种勉强,让自己想“谢谢”,你可以放松你的情绪,打开你的心扉。此外,真诚地说“谢谢”,那么周围的人也会感到舒适,整个氛围会变得和谐。相反,骂人的坏氛围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不幸。
无论要表达的东西有多小,它都是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,它包含着巨大的力量。感谢你是万灵药,感谢你不仅引导自己进入快乐的境界,也感谢你身边的人快乐。
人们不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。我们之所以能活到今天,我们之所以能努力工作,离不开身边的一切,离不开外界的环境,如空气、水、食物、社会和家庭成员以及工作伙伴,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支持着我们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与其说是活着,不如说是这一切“让我们活着”。如果这样想的话,对于能活在现世,能健康地生活,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感谢之心。
评论 (0人参与)
最新评论